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课堂实录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坐井观天》教学案例

《坐井观天》教学案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2日  字体:

  

>  《坐井观天》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,故事生动有趣。可是,要求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孩子,将它所蕴合的道理“抽象”出来,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引以为戒是很困难的。即使把抽象的道理告诉学生,他们又能理解多少?如何在语文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的训练过程中,生动的揭示寓意,使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。下面

是我做的一点尝试:

    课前展示台:

    师:在识字4中我们学了很多成语,最近同学们又积累了哪些成语呢?

    生:我积累的成语是“打草惊蛇”。

    生:…守株待兔

    生:…掩耳盗铃

    师:今天,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,瞧!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来了。

    (师出示青蛙的手偶玩具并表演)

    青蛙:大家好。这些字(哇、娃、蛙、洼、挂)都很像,哪个才是我的名字呢?

    生:‘虫子’旁的字是青蛙的“蛙”因为青蛙爱吃虫子。

    青蛙:你真聪明,那怎样才能把“蛙”字写好呢?

    (生举手,师请一书写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给大家指导书写,边范写边讲解)

    生:请大家注意看“蛙”是左右结构,左右两边的占格位置差不多,写‘虫子旁’时注意“虫”下的‘横’变成了‘提’右边是两个‘土’写时注意笔顺是先横后竖。

    青蛙:这位同学讲得很好,字也写得工整、匀称、漂亮。请大家就像他这样在田字格里写一个“蛙”字。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。(师.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。) 

    (反思:我创设有趣的情境,将这一组形近字提出,让孩子辨析,使枯燥的识字、写字变得生动、有趣。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,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。)

    青蛙:二(2)班的小朋友真棒,‘下面我请大家猜一个谜语。我坐在井里看天,请打一个成语。(师板画‘井’并在井底贴上青蛙的图片)

    生:我知道,是“坐井观天”。

    师:真聪明,这就是故事的名字。(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提醒生注意‘坐井观天’这几个字的书写要领。)看到这个题目,你想知道什么呢?伙伴互相说一说。

    (生小组讨论后发言)

    生:我想知道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?

    生:我想知道青蛙为什么坐在井里不出去,如果它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?

    生:我想知道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
    (师生梳理问题归纳小结,确定学习目标,板书:道理?事?看?)

    师:今天,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。

    (反思:“创新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”为了使低年级的孩子,学会创新,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。因此,我引导学生审题质疑,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,只要教师放权孩子,并给予适当的引导,孩子们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。)

    师: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,要求:1、边读边划出生字,读准字音。2、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?

    (生自由朗读,师巡视关注学困生,请渎完的学生同桌交流)

    师:我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,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字音。

    (抽生读文,以学困生为主。其他生听后评价)

    (师出示本课生字“沿、际、信”请生认读并介绍识字方法)

    师:这三个字,你们认为哪一个最难写?(生讨论)

    生:我们认为“际”最难写,因为‘双耳旁’总是写不好。

  师:其他同学呢?(生大部分有同感)   好,老师就指导写这个‘际’字。(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范写)这个字是

左右结构,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,左边‘双耳旁’先写‘横折弯构’再写一‘竖’,右边‘表示’的‘示’注意’下面的‘左点’和‘右点’。请大家练习书写。

    (生练习书写,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,将典型字例放在投影上请生评  价,师相机点评,提醒生注意书写要点。)

    师:请同学们给自己评一评,认为自己写得好就打三颗星,如果还不满意,下课去 请教小老师。

    (反思:识字、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,这一环节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,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复现。在识字、写字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,并让他们自写、自评、自悟,从而激发学生识字、写字的积极性。使其成为一种乐趣。)

    师:刚才大家读了这个小故事,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?

    生:这个故事讲了青蛙和小鸟争论天到底有多大。(师相机在刚才板画的井沿上贴上小鸟的图片并将客前质疑中的‘事?’擦去。)

    师: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演—演?

    生(情绪高昂):想:

    师:想要演好戏,必须先读好剧本。下面就请大家去找小伙伴分角色练习朗读。

    (生自由结合,分角色练习朗读,师巡视参与其中,关注学困生和民族学生)

    师:谁想给大家读一读?

    (生争先恐后的举手)

    师:同学在读的时候,大家要注意听,评—评他们读的怎么样。

    生:我和伊力亚分角色朗读,我当小鸟,他当大青蛙。“青蛙坐在井里…

    生评价:我认为他们读的很流利,声音也洪亮。但是“你从哪来呀?没有读出大青蛙疑问的语气。

    生评价:我认为伊力亚是维族同学,普通话说得不太好,他能流利地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,我们应该鼓励他,为他鼓掌。

    生:我想邀请王柳文姬读小鸟,请苏老师读旁白,我读大青蛙。

    师:我很乐意与你们合作。

  生评价:我认为王柳文姬读得好,因为她读出了天无边无际非常大的感觉。

  生评价:我觉得李小龙读得好,尤其是青蛀说:“朋友别说大话了,大不过井口那么大,还用飞那么远吗?”读山了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别人的感觉。

    (反思:当我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教室里顿时书声朗朗,孩子们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的练习朗读,从他们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看出,他们不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,并在朗读中有所感悟。而听到学生的评价,则令我欣喜的感到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,并学会了“倾听、表达和交流”。)

    师:大家读得好,评得棒。下面我想请男生读青蛙,女生读小鸟,老师渎旁白。我要在你们当中选一只最可爱的‘小鸟’和‘青蛙’上台表演课本剧。

    (男女生分角色朗读,师从中选出—对同学上台表演。)

    师:为什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呢?

    生:因为天非常大,大得看不到边。

    师: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无边无际? 

    生:大海无边无际

    生:草原无边无际

    师:你能用“无边无际”说一句话吗?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。

    生:轮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。

    生:牛、羊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悠闲的散步。

    生:我坐着宇宙飞船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飞行,探索奥秘。

    生:我骑着一匹骏马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腾。

    师:说得不错,能在句后面加上‘?’或‘:’吗?

    生:你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吗?

    生:看!—群可爱的白鸽正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呢!

    生:老师,我说的句子可以把‘?’和‘!’都用上。你去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吗?那里的景色美极了1

    (反思:孩子们能用“无边无际”说话,并能在体会问号、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基础上,会用这两个标点。可见,他们不仅仅只是了解了,而我也达到了本环节的训练目的一一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语言,运用语言。) 

  师:你真棒,说的好极了!小青蛙听到大家说的这么精彩,他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。咱们帮帮他!边说边将井底的青蛙图片摘去,将一只跳起的青蛙图片贴在井沿上0伙伴互相说一说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,说些什么?

  (生讨论后,情绪高涨,争着发言)

  生:它看到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,有红的、黄的、蓝的、紫的真美啊!还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在捉虫子呢!

  生:它看到池塘里,碧绿的荷叶上蹲着几只大青蛙呱呱叫个不停。它问“喂!你们在干什么?”一只大青蛙说:“我们正在练习唱歌呢!准备开个歌友会,你也来参加吧!”

  生:小青蛙看到清澈的河里,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一边快活的游着一边捉鱼吃》

  生:他看到果园里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、黄澄澄的梨,还有咧着嘴傻笑的石榴。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他都陶醉了。

  (反思:当我看到孩子们的情绪高涨,举着小手争着发言。当我听到孩子们把平时自己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想到的结合在一起,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。我想此时的课堂已成为孩子抒发心灵的天空。)

  师:这么美的景色,小青蛙以前为什么不知道呢?

  生:因为他天天坐在井里哪儿也不去,所以他什么也不知道。

  生:因为青蛙从来没跳出过井口,他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,所以他看不到这美丽的世界。

  师:你愿意象小青蛙这样什么也不知道吗?

  生:我可不愿像小青蛙那样整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, 我想像小鸟那样到处飞翔,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》

  生:我觉得青蛙每天都呆在井里,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,井外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太没意思,而小鸟每天到处飞,看的多、听的多知识多丰富啊!

  生: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学青蛙,都应像小鸟那样到处走走、看看,作个见多识广的人.

   (反思:瞧!孩子们说的,不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

理吗?虽然他们没有说出“不要做目光短浅、狭隘的“人”但他门

的话语中不难看出,孩子们已有所感悟。卢梭说过:“在达到理智

年龄以前,孩子们不能接受现念,而只能接受形象。”我想:岂止是孩子?形象的东西,谁都接受得快,记得牢。)

……

    师:瞧!小青蛙来了。它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,它说:“……”(师演示手偶)

    青蛀:小朋友我知道错了,可是我怎样才能想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?快帮我出出主意吧!(生讨论后)

    生:我建议你多看书,因为书是最好的老师,比如《监猫淘气三千问》、《上下五千年》、《十万个为什么》那里就有很多知识。

    生:你可以每天7:00整收看新闻联播,这样你不出家门也可以知道许多国家大事和国外大事。

    (师板书:看、听)

    生:希望你能多交朋友,多听别人的意见。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别人的话,自己还要想一想对不对。

    (师板书:想)

    生:我建议你多出去走走、看看,并带个小本子把你听到的、看到的知洲Z—F来。

    (师板书:做)

    生:我可以把我的《少儿百科全书》借给你,而且我还建议你仔细看昆虫篇,这样你就能捉到更多的害虫。

    师:对,就橡同学们说的这样多听、多看、多想、多做,今后你们一定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、知识丰富的人.

    (反思:学语文与生活实际应是紧密相连的。因此,在揭示寓意后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,团结合作。联系生活实际,沟通课堂内外,互相交流学习方法。从而。拓宽学习的空间,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,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,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。)

     卢雪娇简评:

    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生命。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有以下几点新意:

    1、创设情境,以青蛙独白的方式贯穿全过程,问题的引出新 颖、有趣,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探究,去获取新知。

    2、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要求。将识字、写字、 学词放在重要位置上,体现了识字、写字和阅读教学的结合,并  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,以学定教,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认字, 有的放矢地进行写字指导。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,在课堂 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中,根据课题提出问题,带着问题去读书。学生的一个个“?”激活了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,使学生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究者。读对、读顺、读好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,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、思考,以读为主,在读中感悟,读 中积淀语感。

    3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,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习积累语言,运用语言,将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。

    4、能恰当地拓展教材,深化教材,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,想像世界的联系,在轻松愉悦的自悟中,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寓意。

   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应如何在知识与能力、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渗透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教育,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做了较好的探索。

   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510_1275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